0%

深入理解static关键字(2)

上一篇文章当中讨论了C语言中static关键字的用法。这一篇来看一下C++中的static。C语言中的用法在C++中一样适用,但是C++中static又新增了一种用法,用来修饰类的成员,称为类的静态成员。

1.static修饰类的成员

类的静态成员不属于任何对象,类的实例中不包含任何与静态数据成员有关的数据。举个例子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// teacher.h
class teacher {
public:
teacher() {}
teacher(std::string n, double a):name(n), age(a){}
inline static double getSalary();
private:
inline static double initSalary();
private:
std::string name;
int age;
static double salary;
};

// main.cpp
...
// double teacher::salary = initSalary();
double teacher::salary = 1000.0;
int main()
{

teacher a;
teacher b("vincent", 26);
cout << teacher::getSalary() << endl;
...
}

在这个例子当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teacher类,teacher类数据成员包含name和age,同时声明了一个static double类型变量salary,用于保存老师的工资。前面说过,静态的数据成员不属于任何对象,这个类的所有对象共享同一个salary变量(这真是一个大同社会,所有老师都一样没钱,只是大家都吃大锅饭,不知道这个社会能维持多久不崩盘,哈哈)。

我们用gdb来验证一下前面的说法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$ gdb a.out
Temporary breakpoint 1, main () at testteacher.cpp:10
...
(gdb) p b
$1 = {name = {...}, age = 26, static salary = 1000}
(gdb) p sizeof(b)
$2 = 28
(gdb) p sizeof(b.name)
$3 = 24
(gdb) p sizeof(b.age)
$4 = 4
(gdb)

可以看到b对象共占用了28个字节,其中name是一个string对象,占用了24个字节;age占用了4个字节,一共占用了28个字节,salary是静态变量不在b对象的内存空间中。

2. static修饰数据成员

因为静态数据成员不属于类的任何一个对象,所以它们不是在创建类的对象时被定义的。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由类的构造函数初始化的。一般来说,不能在类的内部初始化静态成员。相反,必须在类的外部定义和初始化每个静态成员。一个静态数据成员只能定义一次。

静态数据成员定义在任何函数之外,存储在内存的静态存储区,因此一旦被定义,就将一直存在于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。

在这个例子当中,初始化静态成员salary的方式有两种:

1
2
1. double teacher::salary = 1000.0;
2. double teacher::salary = initSalary();

第一种直接赋值,第二种调用initSalary()函数初始化。也许有人会觉得很奇怪,initSalary()是一个私有的成员函数,私有成员函数在类外是不可访问的,在这里为什么可以被调用呢?

这里又涉及到类的作用域的问题。double teacher::salary = initSalary();这条语句中从类名开始,语句剩下的部分就属于类的作用域之内了,因此可以直接调用initSalary函数。

3. static修饰成员函数

与静态数据成员一样,静态成员函数也不与类的任何实例绑定在一起。它们不包含this指针,因此也不能声明成const的。静态成员函数主要用途是用来操作类的静态数据成员。静态成员函数既可以通过类名来调用,也可以通过对象的实例来调用。
为了对比静态的和非静态的成员函数,我们在上面的例子当中新增一个非静态的成员函数。

1
2
3
4
inline int teacher::getAge()
{
return age;
}

然后,修改一下测试程序:

1
2
3
4
5
6
7
8
...
int main()
{
teacher b("vincent", 26);
cout << b.getSalary() << endl;
cout << b.getAge() << endl;
return 0;
}

我们用gdb调试一下看看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···
(gdb)
12 cout << b.getSalary() << endl;
(gdb) s
teacher::getSalary () at teacher.h:19
19 return salary;
...
13 cout << b.getAge() << endl;
(gdb) s
teacher::getAge (this=0x61fecc) at teacher.h:27
27 return age;
(gdb)
28 }
...
(gdb) p &b
$5 = (teacher *) 0x61fecc
(gdb)

从调试信息可以看出来,执行getSalary()函数时,没有传入任何参数。执行getAge()函数时,传入了一个地址赋值给this指针,这个地址就是对象b的地址。

4.通过static成员函数实现单例模式

下面来看一个应用static实现单例模式的例子。单例模式就是类的实例只能在内存中存在一份。这个这段代码就是单例模式最简单的写法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...
class teacher {
public:
...
inline static teacher& getinstance();
private:
...
teacher() {}
teacher(std::string n, double a):name(n), age(a){}
private:
...
static teacher T;
};
...
inline teacher& teacher::getinstance()
{
return T;
}

在代码中,我们把teacher类的构造函数设置为private,这样在类的作用域外部就不能访问构造函数,因此不能创造出实例出来。

1
teacher a;  // 编译器报错,因为构造函数是私有的

然后在private区声明了一个teacher类型的静态变量T,这个T是整个类共有的。
最后声明并定义了一个静态方法getinstance()返回T的引用。这样teacher类在内存中只有一份拷贝,存储在静态存储区。看测试程序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double teacher::salary = 10000.0;
teacher teacher::T("vincent", 26);
int main()
{

teacher& t1 = teacher::getinstance();
teacher& t2 = teacher::getinstance();
cout << t1.getSalary() << " " << t2.getSalary() << endl;
t1.setSalary(20000);
cout << t1.getSalary() << " " << t2.getSalary() << endl;
return 0;
}

程序的执行结果是:

1
2
3
$ ./a.exe
10000 10000
20000 20000

这就是用static成员函数实现单例模式的方法。不过这个单例模式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点,那就是有可能造成内存浪费。在teacher类中,我们声明了一个静态的变量T。这个变量必须在代码块外面定义好,定义好后不管这个变量有没有在程序当中实际使用,它都存在于内存当中,直到程序结束。如果我们在程序中一直没有用到这个变量,那么存储它的这块区域实际上是被浪费掉了。

5.总结

好了,到这里我们又可以稍微总结一下:

  1. static数据成员用来保存一些与类本身相关,而不是与具体某个对象相关的信息。static数据成员保存在内存的静态存储区,类的所有实例共享一份,存在于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。其定义和初始化要在类的外面。
  2. static成员函数没有this指针,仅能访问类的static变量,不能声明为const。可以通过类名和对象名两种方式来调用。